主題:修行淨化
修行淨化並非只是心靜安適而己,而是淨業、淨心、淨靈、淨身、淨口諸多合成,今日社會充斥了許多的負面磁場,接觸久了不生病也很難,然修行確是一種反轉的行為模式,有道者:「順為凡,逆為仙(佛)」,見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有云「道者。反本之用也。」「修道無他。還全本來面目而已。」,有人得了癌症,改吃生食而康復,也有人年輕的時候用健康去換取金錢,老的時候確用金錢去換取健康,後學粗見「財富論命,心富依人」,萬般難買「早知道」,不如把握人身難得的當下,以「諸佛為師,菩薩為侶」,修者由充斥欲望,學習寡欲進而無欲。
『淨業』累生累世有虧欠而積累諸多業力,淨業也是修行淨化最大課題,常有所聽聞:今生今世沒有虧心事,為何禍不單行,禍從天降,萬禍集一身,上天為什麼不公平?因為世人都用一世空間去看待今生,然「今生所受,往昔所造」,如以累生累世空間概念來看,就沒有什麼不公平,古人云:「人為善,福雖未至,禍已遠離。人為惡,禍雖未至,福已遠離。為善必昌,若為善不昌,乃其前世或祖上有餘殃,殃盡必昌。為惡必殃,若為惡不殃,及其前世或祖上有餘德,德盡必殃。」淨業為修行之始,聖帝大解冤經中有云「屢見皈依弟子。功過不清。昇沈不遂。乃為之稽查三世。由往劫之因果未消。忿恨之冤尤尋報。所以功德不登。罪愆日積。且多遭魔障。災禍流連。」又見瑤池金母苦海南針真經中所云「自古自今,修道者多,何以成道者少?…前世冤孽未盡,或今生道德有虧。只知參禪,不知懺悔。」許多修子多般遺漏淨業,年雖日增,道果難進。
抄經與唸(誦)經,也有進程,初學之時以「戒、定、慧」為主,定時抄誦即是戒、抄誦一心修其定、句句印心實生慧,進而曉其經義,明白事理,破除無明,始生正見、正覺、正信,佛陀教育是教人破除無明及明心見性,見西湖靈隱道濟古佛玉瑣真經中有云:「口誦真言、虛心難解厄。心具丹誠、出口可消災。」「佛本無心、奉佛何須裝飾、惟在丹誠。」,誦經或抄經最怕經過時日,只有誦經技巧進步或是抄寫字體更工整而己,其所受法益,實在太有限了,或是能背誦經文或是講解經義或能與經相應,雖然資質聰穎及天賦異稟,最後還是要將經典精神實踐在生活中,見玄靈玉皇寶經中云「經是帝心。經為帝法。」「世不奉經。實非忠帝。」,唯有依經奉行,才是真正跟隨仙佛的腳步,不要把「信解受持」當作名詞,而是要化成動詞,信而不疑老實做,解經明理依經行,受用無窮智慧生,持之以恆堅定心。
唸經比較好還是抄經比較好?適與不適皆是因人而異,沒有什麼是好或是不好的,適合自己就是好的好法門,適合自己就是好的方法,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有云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,心無高低,眾法平等,唯有適合與不適合自己之分別。那我不認識字也不會寫字怎麼辦呢?可以用唸佛號的方式,以自己最有緣或是最相應的仙佛聖號,一天唸上千次或上萬次,修法如清水祖師菩薩經有云「其變通則稱智」,所有的經典字義是固定的,能適度的變通,可以讓佛道法更貼近現在人,讓現在的人更能接受,聖嚴法師曾云「佛法那麼好,為什麼知道的人那麼少,誤解的人那麼多呢?」為什麼抄經現在那麼興盛,現在人要一天唸一部地藏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,但一天抄一頁的地藏經,確很簡單,萬事要從簡入繁,循序漸進之進程,從零星的時間中抄經,開始入門,慢慢受到經文的洗禮,漸漸靜下來,沉澱生活繁瑣與煩躁不安的心,「因靜而明,因明而定。」。
唸經解業要唸多久?聖帝大解冤經中有云「解釋夫婦品第五 諷誦晝夜無停將盡一年。解釋命元品第四 持偈三年感應來。解釋十難品第八 齋戒持誦此經」又見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妙經「若有善男信女,皈依三元,齋戒三年圓滿,命道轉誦此經,三五十遍,千五百遍,踴躍懺悔,悔過愆尤。」數量只是一個表相,解業並非取決於數量的多寡,有人唸三五十部就解業了,有人唸了上百還是很有限,畢竟口懺與真心實懺有所不同。冤業不能化解,罪愆不能懺除,多半是誠心不夠、毅力不足、習用金錢補償、表裡不一、貪求速成、應付了事、已身尚有怨念、半途而廢且退初心,萬般皆在己,半點不尤人。
『淨心』現在社會一切求速,什麼都要快,當然也會快出毛病,所以慢活的興起,騎慢腳踏車、爬山或是慢走等,透過慢的方式把心靜下來,修行法門以唸經、抄經或是唸佛號方式來淨心,達到「一心不亂」為境界,當然還有禪坐或是其他方式,塵緣聲色充斥生活,無明障礙,心常不由自主,見聖帝大解冤經中有云「惡孽滔天滿貫,元神迷亂不清,肝魂變為凶煞,多愁多怨生嗔,邪鬼暗中作弄,不由心主持衡,只待官刑臨頸,心思便得開明,此時後悔何及,已落牢獄囚門。」欲淨心者,解業不可忽視,同時要減少負面磁場的干擾,避免聲色場所,多親近大自然或是磁場不錯的寺廟,遠離塵囂同時淨化自己的心,多布施行功,布施自己的勞力、智慧或是能力允許下的財施等,以真正需要為優先考量,可以到偏遠而需要的地方,布施勞力協助清潔工作、協助炊事等,或是布施智慧幫忙解惑、教導技能等,布施當下所充滿的喜悅,同時也是在淨化自己的內心。
『淨靈』累生累世迄不知經過多少世,曾經修福當然今享福報,反之曾經有虧或有負人,今世來受業,曾經未了之職司工作,今生繼續來完成,「復古收圓」就是將每一世來圓成,直到最原始的源頭,某一世有某種能力或是資糧,同時也一併接回,在淨靈的過程中,快與慢都在自己的掌握中,如果努力行功立德,累積了許多功果來轉化業果,當然一世與一世的圓成時間縮短,如無功果難以轉化,而陷在業境之中,困窘其心所以越修越苦,當然往昔的習氣也承襲迄今,淨化自靈同時也在改正自己的習氣,不可能修的很好,脾氣依舊,瑤池金母苦海南針真經中所云「參襌靜坐工夫,必須內外雙修。樂善以修外功,參襌而鍊內果。善不修,業障難消。襌不參,道果難成。先從外功立,而後內果成。若無外功,道基不全。內果皆賴外功,相輔助而成也。」,今世未了,來世再圓,生生世都為此,為何今世不來圓成,所以起修要趁早,每一個人累生累世所修所行所欠所不足都不一,人各有所長亦各有其限,積極的人善用自己所長處,消極的人埋怨自己限制。
『淨身』天為陽、地為陰、人為半陰與半陽,天欲度化眾生需藉由人,無形眾生欲求度時亦需藉由人,人身難得之所在,瑤池金母苦海南針真經中所云「欲成仙佛,必要純陽;欲作聖神,必須無陰。人生在世,不知醒覺,消陰長陽,待至陽盡陰純而成鬼。若能早覺,修煉大道,保固性命,待至陰盡陽純而成仙。天地間有鬼神,而人亦有鬼神。神則屬陽,鬼則屬陰。陽者主善無惡,陰者主惡無善。」,慾望為陰;知足為陽、煩惱為陰;清淨為陽、慈悲為陽;自私為陰、謙卑為陽;高傲為陰、…當然還有許多不勝杖舉,修者當然是存陽去陰,參禪靜坐係為修持內果,然修者習氣,面對氣結不通,又沒有人可以幫忙打通時,建議可以用爬山來調氣、泡溫泉來促進血液循環、唸地藏經求淨化,三者併行,進而突破氣結,其成效如人引水冷暖自知。丹道修煉境界為「築基煉己、煉精化炁、煉炁化神、煉神還虛、煉虛合道。」。
『淨口』有二個層面,第一層面食的方面,應茹素而修,中斷與眾生再結惡緣,見福德正神醒明金經中所云「只知肉味貪口腹。不知畜生那來因。…四生六畜何所變。都是前生罪孽人。祇因罪孽不醒悟。投在四牲賠欠人。」,茹素後學粗見有三個意義:「一為學習仙佛的慈悲、二為不與眾生再結惡緣、三為食無欲只要可以裹腹即可」,當然還有人主張吃素環保救地球或是健康素食養生等。第二層面即是自己言談,一言既出,可能為善,也有可能造口業,不可不慎,在印光大師開示中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不論人非。」,修行途中,當然有各宗各派諸多見解與看法,如道陰陽般,有志同道合,亦有各有所見,有益自己就吸收,不適己身亦無妨,切莫陷在名詞上的爭辯,有益明心見性時,真經偽經又何妨,與修實無所益,少說多做多行,又見東嶽大生寶懺中所云「懺悔諸善信,願消口業愆,如瓶能謹守,一語訂千金,言滿無口過,皆足清靜音。」。
人身當中有許多有形與無形良師益友,也有許多成就磨鍊有形無形眾生,感恩曾經幫助或成就之大眾,聖凡雙修二者兼顧實屬不易,日子依舊,外在環境依在,我們不可能去改變外在環境,但可以改變自己的內心,不一樣的態度去面對外在環境,認清「塵世苦海」的實相,「藉凡修聖」、「藉境煉心」,修行自在無礙,見王鳳儀嘉言錄中有言道:「道在逆境修,德在苦難成。」,又云「能忍則性了,知足則心了,勤勞則身了。」再云「凡是遇事抱屈的,是不明白三世因果。」,清水祖師菩薩經有云「劫歷越久,道越光明。」,順隨因緣依天意,人生來往諸過客,緣起緣滅皆已定,何需執意聚離緣,人生道理陰陽律 ,求取智慧面無常,處事泰然皆無礙。
人身難得今已得。佛法難聞今已聞。此身不向今生度。更向何生度此身。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