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框框
「框框」在教育部國語字典中字義有二種,一為加在圖文、器物等周圍的線條。他用簽字筆把課文重點部分畫上紅框框。 二為事物固有的格式及範圍。這位新秀所編導的舞臺劇,突破了傳統的框框,令人耳目一新。
小朋友的時候,大人總會說小朋友你們只能在某個範圍玩,那一個範圍正是大人視線所能掌握或是大人認為是安全的境界,大人深怕小朋友離開大人可以掌握的範圍,會有不可以預測的危險,隨著年紀的增長這個框框有可能越來越大或是這個框框逐漸消失,還是維護原有框框呢?
人生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框框,框框是好是壞因人而異,或因事而定,框框對於有自己意見的人或許會拘限發展(如藝術創作或研發人員),但對只想照做的人確是一種方向與準則,人生並沒有什麼是標準答案,多元化社會應該更宏觀態度去看待,人生有很多的可能,也有很多的變數,一個化學成份改變,產生的化學變化也不同,可能成為需要的成品,亦可能摧毀或是爆炸可能性。
有所著即是牽絆所在,看似掌握一切,實際上確是自己設一個框框來框住自己,讓自己動彈不得,修行與爬山相似,爬到一個山頭,遠望另一個山頭,我們不就是要先下山,才有辦法再爬另一個山頭嗎?人生不就是起起伏伏嗎?起起伏伏是外在的環境還是自己的內心呢?爬山猶如精進,下山宛如放下,心之所向,境之所生。
布施粗糙的說法叫做功德,但修行觀點是一種放下,布施三個態度,其一在學習布施之時,或許需要有形的對待,例如別人的稱讚或是表揚,較易著於有形或執於功德論,布施是一個顯性名詞。其二但經過時日,漸漸不著於名或有形,在布施同時心也跟著布施出去。其三再經過時日昇華,布施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或是習慣,而不是刻意為之,布施是生活的一部分,隨時隨手即是,布施成為隱性的名詞。
框框在藝術的領域中是一種構圖的方式,一個美學的表現,談一個真實的故事,有一個女士發生車禍需要依賴柺杖而行,後來她學習攝影,有一次拍照因為太專注找景和構圖,回頭發現所依賴的柺杖不見,當時她也沒有找回的念頭,直覺柺杖已功成身退,就盡量不依賴柺杖。我們常常深怕不可能或是顧慮太多,或許會失去很多的可能。
如果無心自然跳躍框框束縛,框只是一個外相,境或許是框住一時的行動,框不住內心,外境變遷而內心能如如不動,無心自在,就沒有框,真正放下。
|
|
|
|
|
|
|
|